第(2/3)页 宋大丫听话地递给宋梧。 “三弟妹,此次摆摊全是你的功劳,菜谱是你家传的,食材也都是你出的,挣的钱也应该全是你的。” 沈茵很讶异地看着宋梧手上的钱袋子,“但是你们出了力的啊。” 摆摊还是挺辛苦的。 这些菜谱对于宋梧来说很了不得,但是对于沈茵来说不值一提,毕竟空间里,还有一大堆呢。 真正值钱的是她的手艺,宋梧想必也知道。 沈茵的目标是开酒楼,她当掌柜,宋梧当厨师,阮氏可以招呼客人,也可以采买食材。 当务之急,就是好好培养宋梧。 没有什么比钱更激励人心了。 宋梧见沈茵不收,摇了摇头,执意要把第一次摆摊的钱全部给沈茵:“三弟妹,要是没有你,我们是走不到这一步的。” “真不用,我摆摊只是小试牛刀,再说了我也不差钱。”沈茵说。 阮氏拉着沈茵的手说:“不行,第一次摆摊的钱必须全给你,明天开始,你再给我们工钱,给多少你定。” 一旁的黄氏看他们推来推去,很是焦灼,她就想看看阮氏摆摊到底挣了多少钱。 沈茵无奈,只得接过钱袋子,然后拿出两串一百文的铜钱给大丫二丫。 毕竟这次大丫二丫也跟着去摆摊,出了不少力。 “三叔母我们不能要。” 两个小姑娘当即摆手。 “给你就拿着!” “三弟妹,说好了的,第一次我们分文不取。”阮氏阻止沈茵。 沈茵说:“这是我作为长辈给两个侄女的零花钱。” “太多了太多了!” “不多!” 沈茵为了防止阮氏把钱塞回来,拉着几个孩子退出了大嫂的院子。 阮氏和宋梧还想追上来,沈茵说时间太晚了,两个大儿子明早还要上学堂呢。 好不容易回来自己的院子,沈茵松了一口气。 她记得小时候和家里亲戚有金钱往来时,大家也是推来推去。 沈茵拿着手上的钱袋子,笑了。 看来,古代和现代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啊。 她打开钱袋,不用数就知道应该还剩四百文多文。 凉面五文一碗,一共做了二十份。 卤菜荤和素各做了五斤,卖完能赚两百文。 冷串做了一百串,三文一串。 一晚上卖了六百文,刨除成本,净利润应该在四百文往上。 而且大房的人很勤劳,很多菜都是地里摘的。 第二天凌晨,村里公鸡还没打鸣,沈茵就早早起床,打完一套拳后,何婶过来拿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