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天,私塾放假,沈茵大早上带着宋敏儿、宋灵运,宋大丫、宋二丫、裴兰兰,还有何婶的女儿刘小柔前往宋清河家走。 一路上,几个女孩都特别兴奋。 刘小柔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还能读书,她提着娘给的束脩兴奋地跟在沈茵身后,骄傲地仰着脑袋。 大丫和二丫也是一样,兴致勃勃地昂着头,阮氏也给她俩准备了束脩。 裴兰兰八卦地问:“咱们的先生多大年纪了?凶不凶啊?” 大丫和二丫立刻摇头:“不凶的!宋夫子很年轻,很有学识,听说他十六岁就考取了秀才!” 裴兰兰咂舌:“十六岁?好厉害!” 她想了一下,自家爹爹十六岁娶了娘亲,十八岁有了自己后,二十岁才考取了秀才,已经被左邻右舍称赞不已。 这个宋夫子足足比爹爹早四年成为秀才,怎么会在宋家村当一个小小的教书匠啊! 裴兰兰想归想,也不好奇。 总归教她读书的是个很厉害的夫子就行了。 一路上,宋家村的村民们看着沈茵领了这么一帮小姑娘,很是好奇地问:“沈娘子,你干什么去呢?” 沈茵笑着说:“送她们去学堂呢!” 村民们个个惊奇不已:“女孩儿也上学?” 沈茵点点头:“上啊!多学点知道知识,以后才能撑起一个家啊!” 村民们都知道沈茵向来不走寻常路,加上现在马上收水稻了,因为水车和溪井的事,大家都承她的情,于是也不多说什么。 沈茵走后,有人感叹道:“沈娘子真是不得了啊!会赚钱,还把妯娌家的女儿都拉去读书,宋敬山家这是要发达了啊!” “可不是,咱家二郎都没读几天书,还是她有钱,两个小的大的全都送去学堂了。” “人和人不一样嘛。” 以前沈茵这么做,大家都会不理解,把她当异类声讨。 因为干旱的事,现在倒是没人乱嚼舌根了。 沈茵一行人来到宋清河家,管家见这么大一帮小姑娘,有些吓傻了,立刻去禀报。 沈茵带着孩子们进了院子,宋敏儿第一个跑到宋清河面前,骄傲地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