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帛不知道。 他只是愤愤不平罢了,或许是今天实在是心情很差,也或许是两个人好容易有一天时间没那么紧张,也或许是这个如月色一样的烛火。 赵帛对着容小龙说道:“......你的那个师父,什么都没教过你.......实在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叫师父。为什么会被成为师父。” 容小龙一愣,看了看发问这个问题的赵帛。 赵帛回看他,笃定容小龙不会生气,因为他也不是质问,他只是疑问,他不明白,所以问了。 容小龙没生气,只是叹了气,说:“这个问题,你叔叔不是也问过么?我也回答了。没必要说第二遍的。” 赵帛一愣。 想了一会才想起来之前在赵家庄的时候容小龙关于这个问题的回应。 当时容小龙回答的原话是:“我总要有个亲人的。” 他当时的回答挺心酸。心酸到赵小楼当时就没有再问下去。 容小龙讲:“我没有父母,一开始就没有。我从来没问过我师父,可是不问不表示我没想到啊.......我只是觉得没必要,何必纠结呢?我若是该有,我爹娘该来找我的,可是既然我身边只有我师父,那我爹娘就是没有。我师父教过我,人不要去纠结那些失去的东西,否则受折磨的只能是自己。所以我不纠结的。” ...... “可是,我总要有个亲人。后来,我在戏文里听到一句话,我听了高兴极了。” “戏文里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听了挺高兴的。后来,我师父再打我,再不许我吃饭,再把我冬日里丢水塘的时候,我就想着,别人家的小子调皮的时候也被爹妈拿着擀面杖追着打......一样的。” 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这是赵帛当时的念头。如今也是一样的念头。 可是当时容小龙实在是太可怜了。说的太可怜了。以至于赵小楼没办法再问下去。 赵小楼当时有点咄咄逼人了,赵帛觉得容小龙当时近乎于直揭伤疤的回答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想要阻止赵小楼的逼迫。 没想到如今赵帛心平气和再问一遍,容小龙却告诉他答案都是一样的。 “山下的婶娘,不过是教我钱不多的时候,可以买小鸡小鸭养大了生蛋换钱,砍柴的时候遇到的大伯,教我把柴火捆地漂亮些能卖的价格更好,还有教我偷偷买粗盐的奶奶.....还有教了几年字的先生......你们都觉得他们善心,是个好人。他们当然是好人。他们教我如何生活,给我善意。可是,我师父养育了十五年啊......十五年来,我没病死,没冻死,也没有养成唯唯诺诺的个性,哪怕是手头紧巴过,也没有动过一丝一毫去当小偷小贼的心思的......我初次下山,得到的第一笔钱,是我把一群小偷的赃物还给失主,那失主给我的谢钱.......” ...... 这些话也是容小龙当初讲过的。 如今再说一遍,语气都是一样的。 赵帛在一瞬间忽然生了一点恍惚:为什么容小龙可以在时隔很久之后,完整的,一字不差的,去重复自己之前回答过的,像是随口相处的回答? 难道........那些回答,是他曾经自己想过,自己对自己提问过,然后又自己解答了无数次的回答吗? 他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然后得不到解答,于是就自己解答吗?赵小楼也好,方卿和也罢,甚至是现在的赵帛,这些提问其实都晚过于容小龙自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