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24小时监控敌指挥通信枢纽、高级将领行踪、预备队集结地等核心目标动态。” “在战役发起同时或稍后,对敌通信、交通、电力等关键节点实施战术破坏,制造混乱。” “尽一切可能,探明敌最高指挥机构的战时隐蔽位置、核心通信密码及备用方案、以及…‘域外朋友’联络站及应急干预预案!” ……… 就在“天眼”贪婪地汲取情报的同时,一场规模空前的战略欺骗——“迷雾”行动,也在全球多个层面同步展开。 其核心目的只有一个:迷惑对手,隐藏“铸剑”的真实锋芒、时间和方向! “外交渠道释放出明确的、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信号。 高层会谈、民间交流、经济合作等‘暖风’持续吹送。 给外界(尤其是目标岛和域外强权)造成我方‘雷声大,雨点小’,主要依靠政治经济施压的印象。 “我三军部队展开一系列大规模的、公开的演习训练,但地点和内容极具迷惑性: 在北方边境,集结重兵集团,进行大规模陆空联合对抗演习,模拟高寒地区防御作战。 演习规模宏大,公开报道频繁,吸引国际观察员注意。 营造‘战略重心在北’的假象。 数个精锐陆军师进行横跨内陆数省的、高强度的长途机动拉练,终点指向西部高原。 大量运输车辆、重装备的调动痕迹明显,给人以‘战略预备队西移’的错觉。 海军舰队在南海争议海域进行高调、常态化的战备巡航和演习。 此举既牵制南海方向潜在对手,又将国际视线引向南方,淡化对东南方向的关注。” 在真正的目标方向——东南沿海,部队集结和训练则严格保密,规模控制在“正常轮训”级别,且多在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进行。 新建造的登陆舰艇优先部署在北方或南海舰队,东南方向只保留少量老旧舰艇进行日常巡逻。 “通过可控渠道(包括部分海外媒体),‘泄露’出经过精心设计的‘情报’: 如我军内部关于登陆作战巨大风险的激烈争论、登陆舰艇建造计划‘严重滞后’、‘对动武决心存在分歧’、‘战略重心转向北方/南海’等。 这些‘信息’半真半假,旨在干扰敌判断,使其对我真实意图和能力产生怀疑和误判。” 李云龙目光如炬,审视着“迷雾”行动的每一项细节。 然而,无形的战场同样危机四伏。 一份来自“影子”最高级别潜伏小组(由段鹏直接指挥)的加密急报,通过最隐秘的渠道,呈送到了李云龙的案头。 报告极其简短,却字字千钧: “‘蜂巢’(指敌最高战时指挥中心)疑似启用新址,坐标未明。 第(2/3)页